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摘要:从起源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从新文化运动中转出来的。这一转出,以十月革命胜利与五四运动为契机,在思想层面上经过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高扬“科学”与“民主”到传播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在这个环节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把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传播与中国道路的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起点。第二个环节是从传播马克思的学说到研究唯物史观。在这个环节上,李大钊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为基础,阐发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建构了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论。第三个环节是从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观念。在这个环节上,李大钊、陈独秀在世界经济、政治变动的平台上,联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探讨中国革命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观念。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三个环节上凝练出中国道路的内在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开展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作者:何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湖北武汉 430070)。







从心性现象学到物性现象学








摘要:心性现象学被认为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或依据现象学精神,围绕古今中西文明推动心性思想研究的尝试。事实上,现象学通常被等同于心性现象学。真正说来,心性现象学(意识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在早期现代哲学中有其重要资源,但主要归属于后期现代哲学。这是一种意向性现象学,它要么围绕纯粹意识要么围绕不纯意识(身体意识)展开,并因此可以区分为纯粹心性现象学(纯粹意识现象学、纯粹精神现象学)和不纯心性现象学(不纯意识现象学、不纯精神现象学、身体现象学)两大类型。伴随着当代哲学的来临,一种几乎还没有获得承认的物质现象学(非意向性现象学)突然涌现,这意味着心性现象学的黄昏和物性现象学的黎明。在现象学彻底化的进程中,所谓的现象学神学转向只不过是一个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神性现象学。当代现象学不再强调人或自然的心性,不可能回到人或自然的神性,只能认可人或自然的物性。

关键词:心性现象学;物性现象学;神性现象学;彻底化;转向

作者:杨大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历史意义的焦虑:

“普遍历史”的回应及其病理








摘要:历史过程的时间性指向一种历史沧桑感,其核心是历史的无常性,表现为历史过程的偶然、变易与无序,由此而有在历史中生存的意义焦虑。西方思想将历史无常体验为历史意义的虚无,并通过“普遍历史”构筑的“普遍性”,来抗拒历史的无常。最能体现西方文明性格的普遍性(universality)由两种传统构成:一是古希腊哲学提供的概念化思想工具,它使得普遍性在语言及其逻辑机制中以概念化运动方式加以建立,这种普遍性意味着脱离质料的形式;二由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保罗传统提供,它意味着隔断一切自然与文明论脉络的超越的普遍性,同时它将历史的意义系之于末世论的未来,这一未来意味着一种在时间之中消解时间—历史而抵达永恒的“特殊时刻”。以上两者结合,形成了西方近代历史哲学中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回应的是“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同时又内在包含着对“历史中的意义”的贬抑,因而它意味着对历史的非历史处理,由此而难以避免历史终结的病理,这一病理最终导致的是历史意识的丧失。

关键词:历史意义;普遍历史;历史终结

作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








摘要:市场协调存在不足以及巨大的社会收益是产业政策存在的两个重要理论前提。在国与国的产业分工中,一国的产业政策可能扶持某些在该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一种策略性的分工。而中国的大国特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策略性分工的合理性,使产业政策可以借助更强的规模效应以及更大的国内市场而获得成功。但是在产业政策的实践中,类似的策略性分工不应当出现在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因为这会导致产业政策最终偏离长期、全局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产业政策的分析放在大国治理的背景之下。通过从中央及地方两个层面考察中国的产业政策,我们的确发现地方的产业政策可能偏离当地的比较优势。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产业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政策误区,因而机制设计的思想在产业政策设计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水污染规制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我们发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产业政策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产业政策制订时需要考虑可能的一般均衡效应,也就是政策在不同维度上可能发生的溢出效应。只有这样,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全局和多维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产业政策;信息不对称;溢出效应

作者: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经济制度变迁逻辑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制度形成、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制度创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经济制度变迁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有基本规律可循,主要体现为六大特点:(1)制度演进按渐进累积边际创新前行;(2)制度变革通常受内部危机爆发和外部冲击驱使;(3)制度有很强的内生性;(4)制度创新在于拓展社会信任关系;(5)制度创新利益增加要大于其成本;(6)经济制度演进总体走向基本趋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根植于国情实际、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经济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创造四十年经济高增长的世界奇迹。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制度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张道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 200020)。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遭遇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以往关于城市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国内外研究均忽视了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基于此,可以构建一个融合发展经济学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分析框架,将老龄化因素纳入城乡二元经济三期世代交叠模型,探讨老龄化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投资率、降低农村的储蓄率,但同时会提高城市的储蓄率,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二元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模糊的;(2)城市化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并增进国民福利,但由于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下降,降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率,从而会减缓城市化的进程并弱化城市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此外,通过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有助于从人口转变的视角来理解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储蓄;教育投资

作者:汪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刘玉飞,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讲师(上海 201400);史青,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44)。







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科层组织

内生风险及防控——“秩序—绩效”

矛盾运动与调节








摘要:在每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层是各行各业正式组织的共有特征,是各行各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大公约数”。由于科层组织中存在着权力—目标、秩序—绩效、秩序—绩效数据相互交易的矛盾运动规律,故而其内生性地存在着“组织失败”“组织变色”“组织蜕变”“社会危机”等风险,稍有不慎这些风险与危机就会使得组织崩溃。要预防这些风险,就需要从战略上明确科层存在的第一要义在于实现组织的宗旨与目标,使用权力的前提与目的都在于实现组织的宗旨与目标,这是组织的“初心”所在。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科层的客观运行规律,在保证“初心”实现的前提下,允许各层级组织享有使用自身权力的自由,享有合理的“秩序失序”权利;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要开发组织稳定指数、组织变色风险指数、组织秩序—绩效协同发展指数,用以诊测科层组织日常性与系统性风险与危机,并针对性地进行风险与危机防控。

关键词:科层组织;权力−目标交易;秩序−绩效交易;组织失败;社会危机

作者:尚虎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教授(天津 300350)。







中央聚合—地方封闭政策体制及其更新: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资源再造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重视政策体制。中央层面的政策体制具有“聚合”特点,具体形式是:关键个人及其公共能量场驱动建立完全政策议程,以党中央为核心统合凝聚、高位推动形成政策方案,以“程序合法+体制合法”双重检验政策合法化。地方层面则呈现“封闭、参与不足与自循环”特点,一方面,“自上而下压力传导、自下而上政绩显示、由外而内要求输入、由内而外价值输出”是其生成来源;另一方面,又在自我强化中促使地方治理陷入路径依赖和锁定,成为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阻力。因此,在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央层面的聚合型政策体制需要保持,而地方层面的封闭型政策体制需要改进,一种可行路径是向“有限开放”与“有序参与”转变。

关键词:政治资源;中央聚合;地方封闭;有限开放;有序参与

作者:杨志军,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山东青岛 266100)。







文化主权视域下流失文物追索的法理思考

——基于石窟寺流失文物的分析








摘要:以石窟寺文物为代表的大量中国文物在近代流失,其背景复杂、肇因独特,对国家文化主权构成严重侵害,也对当下展开的法律追索构成诸多障碍。国内法层面上,事实证据缺失、所有权法律依据模糊、现代民事法律制度的诸多规则构成追索障碍;国际法层面上,国际条约存在无溯及力、适用范围有限、条款设计缺陷和执行力不足等问题,难以为追索提供充分支撑。我国应坚持文化主权原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统摄下推进文物追索;要加强海外流失文物调查,明确追索的事实依据;根据现持有人法律地位差异制定针对性追索策略;将文物追索纳入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系统工程,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完善文物追索法治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文物治理和国际法规则改革,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主权;文物追索;法律困境;石窟寺

作者:霍政欣,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088);陈锐达,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8)。







普遍性叙事的“东方”悖论:反思与超越








摘要:西方世界对于东方国家长期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在启蒙时代被系统化,形成东方专制主义的论述传统。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承袭了这种偏见,萨米尔·阿明用“纳贡社会”的概念,取代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从而发展出对于人类社会类型的全新论述。伴随着西方社会理论的“国家”和“帝国”转向,“纳贡社会”被转化为“纳贡帝国”,它成为对于人类前现代统治模式的一般概念。伴随着这一转型,西方中心论史学被扬弃,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叙述,被更为融合性的“帝国”论述取代,并成为全球史学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纳贡;民族国家;威权主义

作者:孔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社会计算在文化社会学中的运用








摘要:文化社会学聚焦文化实践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其传统研究方法兼有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双重特征。文化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社会计算资料和方法,为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分析工具和理论视野,并在国际前沿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中国学者进一步聚焦海量文本、互联网文化行为和调查问卷等大数据和传统资料,实现对文化的时空结构、信息流空间的互动结构和亚文化社会指标的科学插补测量。利用机器学习等社会计算手段,文化社会学研究者得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促进理论观照的养成。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大数据;社会计算

作者:陈云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声音的政治与美学

——现代中国演说家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晚清以降,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人物、政治思潮及政治运动,多少都牵涉作为一种技术及文化的“演说”。而铺天盖地的演说,不仅影响中国政治态势,同时影响文章体式。本文主要着眼演说的政治功能与美感实践,借助演说之氛围、演说之乡音、演说之变奏、演说之危险、演说之诗性五个不同层面,讨论若干兼擅演说理论与实践的政治人物及其演说名篇。而不论是学问家(文学家)对文化传播的关注,还是政治家(实践家)的注重社会动员,其共同之处在于,注重声音转化为文字,以及“以话为文”的得失成败。

关键词:演说家;政治;美学

作者: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 100871)。







汴京气象:宋代文学中东京

声音景观与身份认同








摘要:细读宋人的文、诗、赋、词和笔记杂著等作品,文史互证,可还原北宋东京城的13类声音景观及其对应空间,揭示其产生原因和历史文化意义。围绕声音景观的关键问题,分析东京书写中的声音空间、身份认同、话语方式和文学成就,指出南宋人所谓叫卖声的“汴京气象”可作为东京声景特征的简要概括,又从美学角度阐释特殊的寂静、哭声和缺席的生产之声。通过对东京的声音景观进行还原、分析和阐释,在声音层面揭示出唐宋间的重大变化,并区分各种“听觉共同体”,从而论证宋代文学对东京的塑造作用,回应文学与地理的理论热点,结合马克思的论述提出:为了完整地理解历史、世界和我们自身,需要深入研究文学中的声音景观。

关键词:宋代文学;北宋东京;声音景观;身份认同;唐宋转型

作者:李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234)。







后突厥汗国末期史事新证

——基于史源学的考察








摘要:两唐书《突厥传》对后突厥末期政局的叙述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二者的史源不同。《旧唐书·突厥传》关于后突厥末期史事的叙述最初应是来源于颜真卿所撰《康阿义屈达干神道碑》,这一记录多有不确之处。《新唐书·突厥传》的史源则较为复杂,涉及后突厥末期汗位更迭的一段来自《唐历》,史料价值较高,其他部分则多是编者对已有史料的重新删减、编排,需要谨慎使用。后突厥末期诸可汗的活动地域一直在漠北,而非漠南,唐朝北伐突厥的态度远比我们此前认知的要积极,九姓部落和唐朝在消灭后突厥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后突厥;突厥传;史源;漠北;北伐

作者:胡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英驻华使领馆翻译官培养与远东

情报网构建(1842—1884)








摘要:近代英外交部驻远东各使领馆的翻译官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翻译人才,而是搜集远东情报、研究远东情势、生产远东知识的情报官员。这使翻译官培养具备情报官员培养之意涵。在翻译官培养中,翻译学员计划及其对“高阶学员”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该计划,英外交部积蓄了大批兼具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远东知识(如汉学、日本学)的官员,英驻北京公使馆汉文处、驻日本公使馆日文处也成为情报人员培养基地。该计划培养的人员,不仅推动着英驻华使领馆情报网络的完善,也让外交部构建远东情报网络成为可能。

关键词:翻译学员计划;翻译官;英国使领馆;远东;情报网路

作者:郑彬彬,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后(上海200444)。







“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

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年12月4日到5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于上海举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中青年学者济济一堂,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研讨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形成的关系,重点探讨3到9世纪中古中国各民族的文明交流与融合。

作者:杨瑞、王艳,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经济学研究:问题导向、创新意识

和科学方法——陈钊教授访谈








受访者:陈钊,1973年生于浙江舟山,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张军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副主编、《经济学报》副主编、China & World Economy领域副主编、《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应用微观)的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研发创新政策、环境规制)、发展经济学(城乡与区域发展、户籍制度及其影响、不平等问题)、国际经济学(跨国资本流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等国际学术期刊,以及《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出版《迈向社会和谐的城乡发展:户籍制度的影响及改革》《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等学术著作,以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曾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称号。

采访者:张卓韧,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8期

2021年第9期

2021年第10期

2021年第11期

2021年第12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